初创业,市场上的锁基本上被他破解再创业,他生产出自己也攻不破的“盾”
从卖锁到开锁再到制锁,从锁匠变“锁王”,他走出一条独特创业路
提起“锁匠”,人们想到的是游走街头巷尾帮人开锁配匙的普通人。其实,锁匠中也有不普通的人。在金沙,有一名锁匠凭着对“锁”的执迷和钻研,将开锁这一技术练得炉火纯青,从一个平平无奇的“锁贩子”变成赫赫有名的“开锁大王”。又因在工作中见尽各类盗窃现场,深感门锁防盗性的缺陷、不足,他放下了自己最擅长的开锁业,投身到锁具制造业,多番实践后发明出至今未被人攻破的防盗锁芯。
南下打工与开锁结缘
黄祥桂生于贵州农村,从小就对锁具、手表等五金件的机械构造和原理感到好奇。初中时上的一堂物理课,让他第一次对开锁产生兴趣。“当时实验室门被一个挂锁锁着,管钥匙的老师不在,我的物理老师就跑到旁边折下一段小竹枝,捣鼓了一会儿就把挂锁给打开了。”黄祥桂回忆说,当时这一幕让他感到很新奇,“原来门锁还可以这样打开”。
1991年,21岁的黄祥桂跟随亲戚来到广州一家锁具加工厂当推销员,开始了“卖锁”生涯。当时他每天背着一个小包,满街向一些五金店推销锁具加工机器,后来又在湛江和广州两地辗转,做起锁具批发的小生意。3个月后,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黄祥桂在广州结识了一位已过古稀之年的老锁匠,被对方老练的开锁技术吸引,于是主动拜师学艺。而这位老锁匠也慷慨地将锁具基本知识及开锁基本技巧毫无保留地教授给这个忘年交。当黄祥桂回到贵州金沙后,便干起了开锁换锁的行业,办当地市民排解“锁”有的烦恼。 |